近日,全國多地醫院推行“一次掛號管三天”惠民服務措施引發關注。其實,早在兩年前,山東濟寧的一家醫院就已推出了這項措施。8月3日,記者走進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深入探訪“一次掛號管三天”施行兩年來的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全國創新推出“一次掛號管三天”,患者可持復診惠民號0元復診
“您好,這是您的0元復診號。”8月3日下午4點多,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分診臺,護士將剛打出來的復診號交給患者小韓。
記者注意到,從患者走到分診臺,到護士打出掛號單,整個過程只用了三分鐘。
小韓今年23歲,是一名神經內科復診患者。“現在復診掛號很方便,昨天我來初診,有個核磁共振的報告沒出結果,今天拿著檢查結果直接掛了復診惠民號。”小韓告訴記者。
10分鐘后,在候診區等待的小韓手持“0元復診惠民號”進入診室。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海林從電腦中調出了她昨天就診的電子病歷,并為小韓做了詳細檢查。
小韓感慨,現在醫院實行“一次掛號管三天”太方便了,復診患者不用擔心掛不上專家號。
來自100公里外微山縣的李女士,因孩子身體不適,昨天趕來醫院做了多項檢查,晚上帶著孩子回家休息后,今天來院取出檢查報告,順利掛了復診惠民號就診。
“我們今天的復診號大約有260人。”門診部主任王海明介紹,這個數字和平時基本持平,醫院一天大約有260-300人通過0元復診惠民號就診。
“咱們醫院早在2021年4月就創新推出了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的惠民服務措施。”王海明告訴記者,患者來院從掛號、就診、檢查到取藥等整個門診就診環節,原則上只交一次掛號費,3日內可免費在同一院區、同一科室、同一專業持復診號就診。“患者非當日查看檢查結果,由各分診服務臺人員進行審核把關,協助護士站診間掛0元惠民號,同時協助完成掛0元惠民號患者的就診排號、候診,做好患者與門診醫生協調工作。”
“一次掛號管三天”的推出確實方便了患者,但對醫院而言,又有何影響呢,特別是其中的焦點——醫生的收入問題,如果患者免費掛號,那接診醫生的勞動付出怎么體現?
對于這一點,在一線接診的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張海林給記者做了解答。
“我今天一共看診近60人,其中復診惠民號占到三分之一。”張海林告訴記者,惠民號只是免除了患者掛號費,并沒有增加醫生看診量,惠民號會正常計入醫生的工作量,醫生的收入并不受影響。
事實上,在張海林看來,“一天掛號管三天”的措施,從某種程度上是減輕了一些醫生的負擔。
“患者初診時,檢查結果可能在兩三天內分批次出,這樣有的接診醫生就需要多次給同一名患者解釋檢驗、檢查結果。”張海林說,如今患者可以等全部結果出來后直接掛免費惠民號找醫生咨詢,這樣就提高了醫生的診療效率,減輕了醫生的接診壓力。
“我們做這件事的前提是為患者減輕負擔,但同時也不讓我們醫生白白辛苦付出。”該院副院長任長杰告訴記者,“一次掛號管三天”實施兩年來,醫院為患者節省掛號費260萬元,共惠及19萬人次,這個錢不是從醫生收入里扣,而是全部由醫院來出。
“醫院采用的0元惠民號,免掛號費不等于不掛號。從醫院角度來說,這個制度實施以來,只是在原有號源的基礎上改變了一下掛號制度,讓復診患者通過0元惠民號享受到了一些福利。”任長杰介紹。
記者了解到,醫院在推行這項措施前,先完善了對醫生的考核管理制度,決定將門診惠民號納入門診醫生個人工作量,與門診績效掛鉤。這樣一來,門診醫生對非當日查看檢查檢驗結果的患者就不能推諉拒診。醫院還加強了接診醫生、分診護士、窗口人員等各環節工作人員對政策的培訓和了解,爭取各方都能理解、配合好。
一項創新措施能不能順利實行,患者的意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些患者提出疑問,復診惠民號會不會跟當天其他患者的號有沖突?對于當天初診的患者來說,算不算插隊?
“對于這一點,該醫院也提前想出了解決辦法。”門診部主任王海明說,醫院的信息部門為此進行了不少信息技術支持,在醫院信息系統程序中增加一類號源類別,增加了“非當日惠民號”,跟初診號、當日復診號并列成為三項平行號源,分別排序,互不影響。
王海明告訴記者,醫院還根據患者就醫需求,增加專家數量、延長服務時間及擴大動態號源容量,探索門診會診轉診機制等,對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同一院區、同一科室的,通過會診轉診由院內協助診治,避免重復掛號,形成長效機制。
對于一家公立醫院來說,“掛號”看似是件小事,背后卻關系著眾多患者和醫生,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最初是從院長熱線中看到了多條患者的建議,才決定進行醫院內部掛號改革的。”任長杰回憶,按照慣例,該院每周都會整理患者建議清單,2021年,醫院發現了患者這條建議后,就立刻拿到了全院會議上討論。
“我們醫院推行這項措施,不是一時沖動,而是進行了謹慎的論證。”任長杰表示,醫院這個創新舉措探索推廣之初,全國范圍內可參考的案例很少,在實行前,醫院聽取了許多患者和醫生的建議,平衡了各方意見。
令醫院沒想到的是,“一天掛號管三天”的創新舉措很快就走出了這家地市級醫院,受到了多方點贊。
最先行動的是濟寧市衛健委。“濟寧市衛健委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一次性全程診療便民服務’給予充分肯定,從2021年4月起就在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推廣實施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服務,目前已在41家醫療機構推廣,累計112萬名患者受益。”濟寧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久,這項創新又受到了濟寧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通報表揚,對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打破“掛號診療當日有效”的行業慣例,創新推出“門診一次性全程診療便民服務”,聚焦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提升中給予肯定。
很快,濟寧的這項創新措施又在山東省內和全國多地推廣。
近兩年,山東省內的淄博、青島等地在全市或部分公立醫院推行了這項措施。2023年,河南鞏義、四川成都等地也陸續推廣這項惠民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在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推出“一次掛號管三天”一年后,國家衛健委關于掛號的相關規定也有所改變。
該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原衛生部醫政醫管司發布《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2011版)中,《掛號工作制度》明確規定,“掛號診療當日一次有效,繼續就診應當重新掛號”。然而,2022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暫行規定》(國衛辦醫發〔2022〕8號),其中第十六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明確掛號有效時間,建立患者因檢驗、檢查結果回報就診的保障機制,合理安排患者復診次序。
這是巧合還是必然?無論如何,一次次的熱搜都說明,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邁出的這一步,方向是對的,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患者的復診掛號問題。
“一天掛號管三天”應不應該全國推廣,醫療界和患者們有多種看法。而對于“一天掛號管三天”的走紅,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和當地衛健委都很“低調”。
在任長杰看來,該院只是根據自己醫院的現狀,推行了一項適合自己醫院的措施,沒想到全國許多地方會對“掛一次號管三天”如此關注,有的地方甚至做到了“一次掛號管七天”。
“醫院搞創新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它關系到患者、醫生、醫院的各科室各部門,牽一發而動全身。”在任長杰看來,各地醫療機構的實際情況不一樣,信息化程度不一樣,患者和醫生對這件事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需要謹慎做好計劃,根據自己醫院的實際情況而推行。
“我們的措施和細節不一定能適合所有醫院,希望大家能百花齊放,在適合自己醫院的情況下,把惠民服務做到更好。”任長杰說,目前,醫院還推行了午間診療、預住院模式、愛心停車位等多項便民措施,公立醫院具有公益性、非營利性,這件事的初心很簡單,就是想為病人做好服務,讓患者就診時更暖心、更滿意。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