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四天三夜的救援,8月3日凌晨2點10分,最后一批滯留門頭溝區安家莊、落坡嶺站的乘客平安抵達北京豐臺站。這場驚心動魄的救援已經過去兩天,但Z180次列車上的許多旅客和乘務人員心中依舊不能平靜,他們還牽掛著一個地方,一個在危機中庇護了全車900多人三天的小村莊——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安家莊村。
8月5日早上8點,Z180次列車旅客、巴音郭勒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李昂達就與家人租下一輛車,踏上重回安家莊村的路途。
5天前,為了躲避風險地帶,在安家莊站站長的協調聯系下,李昂達與Z180次列車其余900多名受困旅客以及列車乘務人員步行30分鐘,來到停車點5公里外的安家莊村。他與妻子、女兒以及另外50名旅客被安置在村里的退伍軍人活動中心。
【資料圖】
“剛轉移到村子時很害怕,村子外面的河水漲得很高,晚上還下著暴雨,洪水離我們只有十幾米。”李昂達回憶起那個暴雨傾盆的夜晚,在斷路、斷水、斷電、斷網的村莊里,他們又濕又冷地窩在安置點,為了找熱水御寒,李昂達和同行的旅客們動身去村民家中敲門討水喝,在一戶掛著“光榮之家”牌子的房子前,房主熱情地接待了大家。李昂達告訴記者,“大哥也是退伍軍人,他起初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后來聽我們解釋之后,還主動在家里安置了好幾名旅客,讓我們特別感動。”
不久后,李昂達就看到列車班組人員和部分旅客開始組織巡邏隊和炊事班,作為一名黨員和退伍軍人,他立刻站了出來。晚上,他與其他幾個青年人組成夜間巡邏隊,深一腳淺一腳地繞著村子外圍執勤,時刻關注山洪情況;白天,他又成了炊事班的大廚,為近千名旅客準備大鍋飯,三天下來幾乎沒怎么闔眼。
在安家莊村的三天里,他熬了21鍋粥、7鍋生姜紅糖水,煮了5鍋雞蛋、500多個雞腿,這些食材大部分來自村里鄉親們的無償捐贈。剛進村時,除了列車本身儲備的食物,還有村民們自發捐贈的一批食物,可近千人的消耗量也讓這部分供給很快見了底。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村里一個小伙子開著一輛面包車找到了列車工作人員,“打開車門的時候,我們看到滿滿一車食物,米、面、雞蛋、雞腿、面條足夠支撐一天半,我們心里就踏實了。”李昂達說列車工作人員當即就要付錢給小伙子,可小伙子連說不用,把這些物資免費給大家應急。
雖說一輛面包車的物資解了燃眉之急,但食物的供應依然緊張。“太難了!”李昂達嘆了口氣說:“物資一直挺緊張的,有了飯菜都是先讓老人、小孩吃,不少青壯年把自己的飯節約下來,尤其是列車上的工作人員,很多都餓著肚子跑來跑去,喊他們吃飯也不來。”
鞋泡爛了、腳泡腫了的Z180列車工作人員(受訪者提供)
列車工作人員頂風冒雨,趟著水不停地來回探路,他們的鞋泡爛了、腳也泡腫了,幾個工作人員還在深夜里發起高燒,李昂達把這些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顧不上休息,又在小廚房為大家熬上了驅寒的生姜紅糖水。
幾名列車員淋雨后又沒吃飯,發起了高燒,李昂達在廚房為他們熬姜糖水(受訪者提供)
好在,在列車工作人員和旅客的不懈努力下,8月1日晚7時,消防救援人員翻越被塌方和滾石堵塞的道路,趕到安家莊村站,連接起外界通往安家莊站的救援通道。從這天開始一直到8月2日下午5時30分左右,旅客在消防官兵、武警戰士的協助下,分批離開安家莊站前往乘車點,統一由火車轉運至北京豐臺站,至此,全體旅客和乘務人員平安脫險。
短短三天,80個小時,卻讓Z180次列車全體工作人員、旅客以及安家莊村村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Z180次列車長金琳感慨:“災難面前,我們與旅客與村民之間,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大家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盡管條件有限,但安家莊村給了我們一個安全的環境,保證了我們的正常生活”,Z180次列車添乘干部邵顏婷動容地說道:“如果沒有安家莊村,我們可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出來。”
離開安家莊村的時候,李昂達和很多乘客們都知道村里缺糧又缺水,大家擔憂安家莊村的物資補給問題,相約脫困之后想辦法籌集物資送進安家莊村。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8月5日,李昂達帶上了一車礦泉水和方便面駛向安家莊村。沿途,他看到許多救援力量在清理道路,由于道路還沒有完全暢通,他的車子無法開進村子,只好無奈返回。
“不過我們跟村里聯系上了,他們說現在物資都補充上了,讓我們放心。”李昂達說,村子的通信已經恢復,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明天我就要回新疆了,最晚明年,我一定會再來一趟,為村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