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0日,在第十八屆養豬節共創共享論壇活動中,牧原集團聯合溫氏集團、雙胞胎集團、正大集團向行業發出倡議,簽署《互不挖人公約》。這一紙協定,卻導致四家生豬養殖巨頭被監管集體約談。
7月3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了上述四家企業,指出其作為發起人,簽署《互不挖人公約》,倡議不挖人、不拆臺等,有違《反壟斷法》精神,不利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
被約談后,牧原、溫氏、雙胞胎、正大四家養豬巨頭隨即發布聯合聲明撤銷倡議。看似“君子協定”的《互不挖人公約》,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四大養豬巨頭在《互不挖人公約》中提到:“為減少內卷,文明發展,我倡議:不挖人,不拆臺。如有違約,加倍反制。”
業內專家表示,《互不挖人公約》背后是豬肉市場的低迷氛圍。A股養豬企業近期陸續披露的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受豬價下跌影響,企業凈利潤普遍下滑,部分養殖龍頭企業陷入巨虧。
一位業內人士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透露,近年來養豬行業內普遍存在競爭激烈的人才爭奪現象,技術和管理雙全的優秀人才稀缺,成為各大公司爭奪焦點,月薪甚至可達10萬元以上。但互相挖墻腳的行為直接導致人力成本上升等問題,給企業帶來巨大負擔。
養豬企業如何渡過難關,合理合法地留住行業人才?李國祥認為,應該采取多種措施穩定企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同時合理引導人才流動和合理競爭。
在他看來,企業應率先在穩定生產能力、節約成本等方向上發力。在人才方面,應側重于保障基本職工的工資,適度下調高薪酬工資,優化工資結構。除了經濟激勵外,還應該加強思想工作,讓職工及時了解豬肉行業周期性波動規律,適當進行股權分配來共同承擔低迷時期的困難。
李國祥預計,豬肉價格近期有望回調,特別是在立秋和國慶期間,豬肉消費需求預計將增加,推動豬肉價格回升至合理水平,從而保證豬企員工收入趨于穩定。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