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路邊停車費用爭議引發關注的廣西南寧,近日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據媒體報道,21日晚,南寧市委決定對涉《合作備忘錄》一事的5人予以停職檢查,在此之前,這個《合作備忘錄》已經宣布解除。同日晚間,南寧新聞網報道,南寧發改委宣布,將召開停車收費標準聽證會。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管理3萬個收費車位,但相關財報顯示,涉事公司去年還是虧損了1200萬元。
涉事的《合作備忘錄》此前并沒有媒體專門報道,它只是南寧市青秀區法院與南寧慧泊公司雙方的一次合作,相關文宣只出現在各自的官方宣傳渠道上,目前雙方均已將上述文章刪除。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8日,青秀區法院網發布《“執行+智慧停車”——青秀區法院“查人找物”出新招》一文。文章稱,當天上午,青秀區法院與南寧慧泊停車場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建“執行+智慧停車”聯動機制。
▲簽約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互聯網
據悉,該聯動機制原計劃“運用南寧慧泊停車公司車位管理大數據分析優勢,在已被青秀區法院查封的車輛泊入后進行實時監測,結合青秀區法院執行快速響應機制,對相應車輛采取控制措施”。同時,南寧慧泊停車公司“可結合車輛泊入點的情況,對被執行人的行動路線進行分析,青秀區法院可據此縮小被執行人查找范圍……提升執行質效。”簽約儀式上,青秀區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趙會表示,被執行人難找、被執行財產難尋是制約執行成效的一項難題。此次“執行+智慧停車”聯動機制的建立,系全市首創。
從這篇文章看,根據“智慧停車”系統來查找被執行車輛,是一件利于追“老賴”的舉措。不過南寧慧泊公司發表的文章引起了較大爭議。5月10日,南寧慧泊公司公眾號“慧泊車服務”發表了一篇題為“全市首創!慧泊公司與青秀區人民法院推行‘執行+智慧停車’聯動機制,惡意欠費實行訴訟追繳”的文章。
目前該文章已經刪除,從網傳截屏看,文內有“對于車主惡意逃費欠費,慧泊公司主要通過司法訴訟的方式進行追繳”的內容。有網友擔心,法院與服務企業這樣的合作,就是為了追繳停車欠費,由于之前當地停車收費較高已經引發關注,這種合作模式引發更大爭議。
面對《合作備忘錄》引發的輿情,當地官方迅速響應。
廣西新聞網5月19日晚發布消息稱,自治區高度重視,已派出以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文浩為組長的工作組,赴南寧市對此事進行調查。
另外,自治區高院對《合作備忘錄》內容進行了審查。區高院經審查認為,青秀區法院與特定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5月19日,已責成青秀區法院與慧泊公司解除了《合作備忘錄》。
▲網傳慧泊公司公眾號文章的截圖。圖片來源/互聯網
5月21日晚,南寧新聞網發布消息稱,近日,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法院與南寧慧泊停車場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暴露出南寧市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存在法治意識不強、履職不當等問題。
經南寧市委決定,對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會,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梁芳燕,南寧市市政和園林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玄,南寧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賴洪,南寧慧泊停車場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郭智華等5人予以停職檢查。
近段時間來,廣西南寧“道路停車收費太貴”已成為網上熱點。不少網友吐槽,在南寧臨時停車一天需要繳費上百元,負責收費的正是南寧慧泊公司。據廣西當地媒體報道,慧泊公司收費管理道路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30535個,停車帶36908米,經營非機動車保管點82處。2021年9月,慧泊公司公布了一批道路路內停車泊位停車欠費車輛,其中有一輛車欠費最高達到63990.5元。
網傳的一張截圖顯示,5月16日,累計停車時長13小時25分34秒,需要繳納的停車費達到102元。5月15日,累計停車時長13小時30分,需繳納停車費102元。5月14日,停車6小時55分21秒,應繳納停車費50元。
▲網傳天價停車費的截圖。圖片來源/互聯網
當地除了機動車停車收費高以外,自行車和電動車停車要收費也被網民詬病。有媒體報道,南寧市興寧區某社區服務中心經營的非機動車停車場收費標準顯示:按次收費,7:00至20:00自行車收費0.5元/次,電動自行車收費1元/次,20:00至次日7:00自行車收費1.0元/次,電動自行車收費2.0元/次。自行車月票20元,電動自行車月票50元。
如此高的停車費是怎么制定的?針對網友質疑收費標準的問題,南寧市發改委公開回應稱,南寧市道路停車收費標準是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結合該市實際制定的。在市域內施行分時段分區域差異化停車收費,從2017年3月開始實施延續至今。
南寧市發改委表示,與同類城市相比,南寧市機動車停放收費處于適中水平。同時,南寧市也實施了多項停車收費惠民舉措。
多位南寧市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疑問:慧泊公司運營全市道路停車位,是否經過了競標程序?相關非稅收入的使用和管理,是否進行了公示?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6月,有南寧市民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提出“慧泊停車路邊車位收費是否合法合規合理”的問題,對此,南寧市委辦公室一一作了回應。
其中關于路邊車位收費的合規性問題,南寧市委辦公室回復稱,慧泊公司依據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南寧市道路停車位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的通知》(南發改規〔2022〕4號)的規定,收取道路車行道機動車停車服務費。
關于路邊車位收費的合理性問題,南寧市委辦公室回復稱,根據《關于印發規范南寧市道路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府辦函〔2018〕32號)文件,明確了南寧市道路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收費性質為經營性收費,由交投集團負責收取,核算并扣除經營成本及合理利潤后,將其余收益上繳市財政”。
▲惠泊公司公布的部分欠費車輛。圖片來源/惠泊公司公眾號
慧泊公司作為授權運營主體,嚴格按照收費標準和收費要求,采用智能收費系統計時計費,車主支付道路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費用時收款方為“慧泊車服務”(慧泊公司的商戶號),所有賬款統一定向轉入慧泊公司銀行對公賬戶,收支情況接受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及市審計局的監督。
雖然南寧官方有這樣的表述,但媒體記者在南寧市政府官網查詢發現,更新于2022年11月30日的《南寧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中,并沒有這一收費項目。北京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彭錞就此表示,這意味著南寧慧泊公司收取的停車費并沒有進入財政渠道。
彭錞表示:“這就說明它(南寧)把應當進入到財政渠道(的收費項目),用企業的方式來做了。我個人認為這就可能涉及違法行政的問題。國企收費它肯定是有一個轉授權的,因為國企并不享有當地公共道路的所有權,但是這種轉授權的方式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這筆錢怎么用的,去哪了,根本就不清楚。相當于國企可以跟政府自己來隨意決定。”
彭錞表示,從法理和多地實踐發展趨勢來看,機動車占用城市道路的停車費,應當納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模式。彭錞說:“初步看,現在它(南寧)沒有按照這條線走,所以它無論是從法理還是從實踐上來講,都可以說于法無據。”
面對熱議,5月18日,南寧市政府連發兩則公告應對輿情。
18日10時,南寧市政府官網發布公告稱:“我市正在開展調查研究和政策評估……不斷優化調整收費標準,合理劃定車位……”
18日21時30分,南寧市政府官網又發布公告稱:“市政府已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征求市民意見,按照價格調查、成本調查、聽取社會意見、價格聽證、合法性審查、集體審議等法定程序,研究出臺優化我市道路停車位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的方案,并盡快組織實施。”
21日晚,南寧新聞網報道,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農生文和市長侯剛調研南寧市路內停車泊位管理工作和停車泊位規劃使用情況,全市當天還派出9個調研組開展停車收費實地調研。
同日晚22時,南寧發改委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將于6月21日“召開南寧市道路停車位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聽證會”,聽證會參加人員55人,包括消費者(30人,自愿報名)、經營者(1人)、利益相關方(4人,自愿報名)以及專家學者、政府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組織等等。
此外聽證會設旁聽席5個(自愿報名),記者席5個。
據南寧媒體報道,慧泊公司是南寧公共交通集團下屬的全資國有企業,該公司自2018年1月起,對南寧市道路路內停車泊位進行收費管理,共管理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30535個,停車帶36908米,經營非機動車保管點82處。
▲慧泊公司去年巨虧1200萬元。圖片來源/南寧軌道集團財報
天眼查顯示,慧泊公司由南寧公交集團百分之百控股,注冊資本5.02億元,實繳200萬元。2022年10月,南寧公交集團唯一股東南寧國資委退出,由南寧軌道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接手并百分之百控股。
慧泊公司目前參保人數為56人,顯然無法直接管理這么多的停車位,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有多次勞務外包的招標。5月12日宣布的最近一次中標公告顯示,此前招標的三個分標,由北京京鐵衛士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和廣西亮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標,每個收費崗位的勞務服務費為4267-4398元/月,三個分標分別承諾每月業績目標是253萬元/月、136萬元/月、144萬元/月。
記者從南寧軌道交通集團的財報中查到,慧泊公司的收益情況并不好,截至2022年年底該公司凈資產為4.95億元,2022年凈虧1208萬元。財報沒有顯示虧損的原因。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