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家衛國、戍守邊防到抗洪救災、抗震搶險……
他們是最有擔當的人,
(資料圖片)
肩負使命,保一方平安;
他們是最無畏的人,
聞令而動,向險而行。
每當遇到困難,
一句“解放軍來了”,總能讓人心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地震,致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余人受傷。當年那場特大災難中,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通道。15名空降兵從4999米的高空奮不顧身地跳下。這一跳,沒有地面指揮引導,沒有地面標識,沒有氣象資料。但這一跳,給災區人民帶來了希望和生機。
十五勇士驚天一跳
一次次洪水面前,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逆行而上。在抗洪一線,我們看到一對對“父子兵”,看到休假提前歸隊的戰士,看到“最美的睡姿”……有人問,抗洪官兵為啥匆匆扒幾口冷飯?為啥要睡在泥地?這是因為人民子弟兵要時刻保持沖鋒姿態,爭分奪秒筑堤保民。
面對疫情,人民軍隊始終與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正如許多人說的那樣,“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解決了問題,更是給老百姓帶來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只要看到了軍車,心里就特別踏實。”
天災無情,他們說災情就是命令;洪水肆虐,他們說人在堤在;在疫情面前,他們說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
2023年4月15日開始,蘇丹爆發激烈武裝沖突,在蘇丹中國公民的安全牽動人心。中國外交部、國防部等多方聯動啟動撤離在蘇中國公民行動。
當地時間4月26日,海軍南寧艦、微山湖艦緊急赴蘇丹蘇丹港,執行接運撤離我在蘇丹人員任務。“我們來了,大家安全了”,這是中國海軍撤僑時的催淚喊話。
在中國駐有關國家使領館的協助下,4月26日至29日,海軍南寧艦、微山湖艦共完成1171人緊急撤離蘇丹任務,累計轉運中國公民940人外籍人員231人。
登艦過程中,一名中國同胞激動落淚,“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哭了,我太感動了”。歸途很遠,但請放心,祖國一定帶你回家!
“81192”是原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中隊長王偉生前所駕駛的殲-8戰機編號。2001年4月1日,王偉在執行對美軍電子偵察機跟蹤監視飛行任務時,為保衛祖國領空,遭美機撞機被迫跳傘墜海,壯烈犧牲,他的生命也永遠定格在33歲。
生前,王偉曾手繪過一幅名為《夙愿》的油畫,畫面中,一名飛行員駕駛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曾經,那是王偉憧憬的夢想。如今,那是中國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經歷的日常。
王偉生前手繪的一幅名為《夙愿》的畫作。
2012年9月25日,遼寧艦正式交付人民海軍,中國從此結束了沒有航母的歷史。2019年12月17日,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人民海軍。2022年6月17日,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人民海軍邁入“三航母時代”。
如今,在英雄犧牲的地方,已有更多“81192”,接力守衛著我們的祖國。
日常生活中,他們滿懷溫柔善意,暖心守護。他們的肩膀,讓人心安!
一名走失的90歲老人,在聯系家人的過程中一直緊握武警官兵的手。老人的兒媳婦趕到后說:“她兒子也當過兵,認識這身衣服,知道找你們準沒錯!”
戰士楊明在休假期間,偶遇一起交通事故,他用肩膀撐開塌陷的車架,成功將人救出。抱起傷者他不忘暖心安慰“沒事了,沒事了”,而對于自己頂起車架時受的傷,他卻說,“這根本不算什么。”
江蘇徐州一小區,有一層樓,三戶都是“光榮之家”,分別住著陸軍、海軍和武警退役軍人。鄰居表示,“只要家里有人,門經常開著,不用鎖。”有他們在,就充滿了安全感!
險境之中,他們沖鋒在前,責任面前,他們全力守護。對于人民子弟兵,我們有著太深的感情,這樣的感情,在面對日益復雜的外部挑釁,在經歷過各類災害險情之后,愈發厚重,愈發深刻……
他們的手,滿是傷痕卻溫暖而有力;他們的腳,總是站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他們背后的方向,是心安。
這,就是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安全感!
(海報新聞編輯 王雨萌 綜合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央視軍事、共青團中央等)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