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就業季,又到一年頭疼時。
千萬大軍涌出校園,奔向社會,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每一位畢業生,既滿懷著真切的憧憬,也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就說一說剛畢業繞不過的那些糾結與彎路……
小野的大學是一所工科強勢的985院校,雖然算不上國內頂級,但是無論在學界還是業界都算是個響亮的牌子。他所學的專業,是一個“身邊人都說不錯”但是自己并不擅長的專業,讓他覺得四年的學習異常吃力,更無暇顧及課外學習和實踐。
同樣對自己所學專業無感的,還有小雨。“我當時不想去外省,所以就在廣東挑了一所分數線差不多的學校,然后再從錄取分數比較高的專業里面選了幾個,身邊的人說城規這個專業好,也就填上了。”
與小野所學的理工科不同,設計課程沒有什么掛科的壓力,雖然時常需要熬夜改方案,但是還是比晦澀的公式代碼有趣得多。真正讓她打算離開的,是大二暑假的實習,“設計院里的人甚至會在辦公室過夜,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狀態。”
轉專業是很難的,自己選的專業,哭著也得讀完。
四年彈指一揮間,小野的簡歷上除了多了一欄名校學歷,只剩下一個毫不起眼的績點,以及勉強用作業改造出來的實踐經歷。當他身邊的同學都拿著寫滿了實習和項目的簡歷收獲了一份又一份令人羨慕的offer時,已經四處投遞了簡歷的小野仍坐在宿舍里頭,一個人盯著郵箱和手機,等待回復。
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考核,一次又一次地被丟進人才池子,小野終于在離開學校前夕,如愿收到了一家知名手機公司給他發來了錄取通知。然而,好巧不巧,通讀完公司的郵件后,小野發現自己通過大類招聘被安排到了他最抗拒的崗位上。“我之前投簡歷都特地避開了這個崗,怎么又被分到這兒了?”面對殘酷的篩選,小野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
行業變化之快,象牙塔里學生們的反應大抵是遲鈍的。
早兩年設計院的直系師兄師姐剛入職還能拿到數萬元的年終獎,到小雨入職后卻由于項目回款難只剩寥寥過節費。填志愿時不以為意的軟件工程專業,四年后的錄取分數已經漲得高攀不起。除了職業與興趣的不一致讓人苦惱外,行業的巨變也給他們來了當頭一棒。
2023年春,智聯招聘根據在線招聘數據監測給出了新一輪崗位投遞環比增速TOP20職業,前端開發以環比增速163.4%登上了首位,軟件研發、測試、移動研發也已遠超130%的水平位居前四。
小陸,比小野和小雨年長兩歲,在他倆初入社會還在踉蹌學步尋找道路的時候,小陸已經能夠獨立帶領團隊做項目了。
出人意料的是,小野和小雨的課是在大學上的,小陸的課則是在社會上的,而且上得更為艱難。
高中退學,打過雜工,幾經輾轉,來到2016年,小陸隨著他的表哥來到了深圳,報了一個學時五個月的計算機培訓班,19歲的他就此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課程結束后,培訓班的老師非要讓我們把自己包裝成大學畢業,有一年工作經驗的樣子,但是我才19歲,但凡不瞎都會知道我的簡歷是假的。”初到深圳的小陸舉步維艱——
“有一家公司的老板直接挖苦:96年的,給你算多一點20歲吧,已經大學畢業還有一年經驗,你是天才呀!”
盡管求職路上處處碰壁,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屢敗屢試,一個月后小陸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IT工作。
起初的工作經歷不能說十分順利,雖然時常被組長批評,但總算有驚無險度過了試用期。身邊的同事們大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對他甚是友善,樂于閑暇時為他提供幫助。小陸理解自己目前的能力稍弱,他便付出更多一些,日復一日,不比別的,每天比別人更早一些坐在工位上,比別人更晚一些離開。
本以為一切都在逐漸步入正軌,卻迎來了組長的排擠,“一開始他不想理我,后來直接當著全公司面罵我、羞辱我,聽得公司老板都聽不下去了。”
盡管能力稍弱,但是小陸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在老板的協調下轉崗,小陸換到另一個組又工作學習了好幾個月。“那是我前二十年里最恥辱的事情,不過我確實在這個公司里學到了很多,”小陸感嘆道。
有了第一份工作的背書和經驗積累,小陸的第二份工作來得容易得多,“原本是三個月的考核期,我兩個月就過了。”再往后,盡管不全是坦途,但是最艱難的時光已經過去,一步一個腳印,小陸走出了自己的路。
吃過學歷的虧,小陸說自己最后悔的事情之一就是沒有堅持讀大學。然而大學生的曲折就業路,從邁出校園那刻起才剛剛開始。
入職不如愿的崗位,小野在工作中尋不到價值感,用他的話說:“技術門檻不高,稍微學過一點工科的抓過來都能做。”入職沒多久,小野就開始搜集轉崗和跳槽的資料,然而才沒過一會兒,他便被頻繁的熬夜加班壓得喘不過氣來,“我既沒有時間學習編程,也舍不得這份工資。”
而手揣一本城鄉規劃學士學位證書的小雨,在跨專業考研學科語文失敗后,猝不及防地被推向社會這茫茫原野,同樣不知道該往哪走。
兩年前復試結果出來當天,小雨抹掉眼淚,立刻把找工作提上日程,恰逢疫情再發,學校嚴格控制學生進出,“學校要求學生離校后不得再次進來”,她來不及做過多思考就定下了工作單位和房子。
不日,預約的貨拉拉載著她和她物品離開了,離開的似乎不僅是校園,還有她的可能性。早在校園時,她就意識到自己對這個行業沒有興趣,每日的上班對她來說如坐針氈。“趕項目的時候,完全沒有私人時間。”而語文教師夢呢,也不聽她再提起。
城市里的羊蹄甲開了又落,春光將逝。
在這金三銀四的就業季里,瀏覽招聘信息成為了小雨的日常,“我什么都投,城規的、教培的、策劃的……”卻仍未摸到新的出路。
小野轉崗的心愿也沒有實現,不過開始做起了主板,“挺有意思的,但是真的完全不會,我不想沒學明白就走。”
而遠在另一個城市的小陸,雖然事業已然步入正軌,但是即將邁向而立之年的他也還有很長很遠的路要走。一個好消息是,他即將要收到屬于自己的本科學位證了。
關鍵詞: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