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王培昌團隊對不同衰老類型進行研究,首次系統揭示了衰老階段的全基因組變化景觀,識別在體內負責轉錄時間調控的關鍵元素,從而為衰老分子機制的解析提供了新方向,為衰老及其相關疾病干預和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于《核酸研究》。

細胞衰老發生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在各種生理過程如胚胎發育、組織修復和腫瘤抑制中發揮有益作用。與此同時,隨著年齡增長,衰老細胞在相關組織或器官中的穩定積累也會產生不良后果,導致組織器官衰老和與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
然而,關于表觀遺傳改變如何具體調節衰老細胞的轉錄和基因表達,目前國內外可獲得的信息仍然有限。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王培昌團隊對兩種不同的細胞衰老模型進行多組學聯合分析,在不同分子層面上揭示衰老的景觀,識別在體內負責轉錄時間調控的關鍵元素。他們發現當衰老發生時,衰老過程中的核層、異染色質和染色質的連接被破壞,活性和非活性染色質結構域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
研究進一步證實細胞衰老發生時轉錄噪聲升高,基因翻譯率下降,全局異染色質減少,核小體出現重構和丟失。此外,細胞衰老中染色質可達性改變的區域總是集中于遠端基因間區、內含子區和啟動子區。一般來說,染色質從封閉狀態到開放狀態的切換導致基因激活。然而,遠端基因間區和內含子區注釋改變區域的增加,可能直接導致基因表達噪聲的增加和基因翻譯率的下降。
此外,該研究發現了34個基因在衰老及其相關疾病中的關鍵作用,以及特定蛋白復合物的關鍵功能。
關鍵詞: 系統揭示衰老細胞全基因組景觀變化 34個基因發揮關鍵作用 目前國內外可獲得的信息仍然有限 表觀遺傳改變如何具體調節衰老細胞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