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目前最常見的肝臟疾病。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是目前最有潛力的脂肪肝炎治療靶點,其抑制劑可明顯改善肝臟脂肪化、炎癥和纖維化,之前的ACC抑制劑因會導致血脂升高等嚴重副作用,大大阻礙了其臨床應用。
近日,武漢大學教授李紅良團隊在《科學—轉化醫學》發表文章,突破性解決了靶向ACC的副作用問題,破解了靶向ACC治療脂肪肝炎的困境,為ACC抑制劑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更為靶向ACC治療脂肪肝炎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向。
該研究揭示了脂肪肝炎發生發展的核心機制,發現12—脂氧合酶(ALOX12)是脂肪肝炎進程的關鍵促進因子,ALOX12可直接靶向乙酰輔酶A羧化酶α(ACC1),特異性精準調控ACC1溶酶體降解途徑。
根據這一發現,李紅良團隊開發出一個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可精準靶向ALOX12-ACC1蛋白相互作用,促進ACC1蛋白降解,顯著抑制脂肪肝炎發展,且不會引起高血脂等副作用。研究團隊開發出的小分子抑制劑,在小鼠、豬、猴模型中全面證實了靶向ALOX12的小分子藥物治療器官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關研究為提高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預后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與策略。(記者 崔雪芹)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