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首市、洪湖市、漢川市三個基層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法庭正式掛牌。同時,一批司法保護基地在省內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揭牌,這標志著“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司法保護基地”的環境司法新模式在我省法院逐步推開。
環境資源案件審判專門機構,是做好環資審判工作的組織保障。省高級人民法院此前下發《關于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專門化建設的通知》要求:全省設立有專門環境資源審判庭的法院,實行環境資源案件“三合一”審理模式,即環境資源民事、行政、刑事三種性質的案件統一由環境資源審判庭審理;沒有設立環資庭的中院要專門指定一個審判庭或審判團隊負責轄區內的環資案件;轄區內有生態保護重點區域的基層法院,要專門指定一個審判庭或審判團隊負責轄區內環資案件的審理工作。
今年初,經省法院呈報,省委編辦批復在10個基層法院相關內設機構加掛生態環境保護法庭牌子。目前,丹江口市、赤壁市、恩施市、廣水市、石首市、洪湖市、漢川市等基層法院所屬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已陸續運行。
省法院以此為契機,指導基層法院配強審判力量、明確職責范圍,探索設立司法保護基地,建立環境司法宣傳、案件執行等長效機制。目前,已在丹江口庫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漢川汈汊湖國家濕地公園等處,共設立37個司法保護基地,根據當地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需求,把基地打造成“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等恢復性司法裁判的執行場所。
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張樂喜表示,同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和司法保護基地建設,為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搭建了平臺。(記者 袁超一 通訊員 梅瑰 姚海軍)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