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國家牧草產業體系衡水試驗站)在衡水召開了飼用小黑麥育種技術及協同創新研討會。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我省培育的冀飼系列小黑麥品種在全國年推廣面積超過10萬畝。
飼用小黑麥是由小麥屬和黑麥屬物種,經屬間有性雜交和染色體數加倍,以飼草利用性狀為主要選育目標進行定向培育而成的新物種。
近年來,我省科研人員通過遠緣雜交,連續多年選育,挖掘出了各種類型資源400余份,創新了飼用小黑麥遠緣雜交選育技術,發明了通過刈割來調節花期使遠緣雜交親本花期相遇的方法,飼用麥類遠緣雜交的成功率由50%以下提高到90%以上,為國內首創。同時,培育成功冀飼1號、冀飼2號、冀飼3號、冀飼4號等冀飼系列小黑麥新品種。其中,冀飼3號飼用小黑麥連續三年被列為河北省農業主導品種。冀飼1號、冀飼2號、冀飼3號飼用小黑麥已成為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的冷季型飼草優勢品種,冀飼系列小黑麥品種推廣利用范圍實現了全國所有飼草生產區域全覆蓋。
冀飼系列小黑麥品種主研人劉貴波研究員介紹,目前飼用小黑麥——青貯玉米復種栽培技術已成為河北省地方標準,2019-2020連續兩年被列為河北省農業主推技術,并已成為黃淮海平原飼草生產及糧改飼的最佳種植模式。
據了解,該模式較傳統冬小麥與夏玉米復種栽培模式畝減少投入350元,畝效益增加400元以上,還可以實現畝節水50立方米-100立方米,減少肥料施用30%-50%。同時,飼用小黑麥整個生育期無病蟲害發生、無需噴施農藥,大大降低了環境污染,為無公害畜產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農牧結合區域發展前景廣闊。(記者趙紅梅)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