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聯合國內外3家單位,通過基因組、轉錄組、表觀修飾組聯合分析的手段,揭示了黃麻耐鹽適應機制和馴化歷史,并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發現黃麻11個重要性狀的候選位點。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植物雜志》。
黃麻是全球第二大天然纖維作物,種植面積占全球韌皮纖維的80%??蒲腥藛T聯合使用多種測序技術,對黃麻耐鹽品種TC008-41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組裝以及注釋,通過構建13種植物的最大似然樹對黃麻適應性進化中的基因家族擴張和收縮進行評估。

結果表明,擴張的基因家族通過DNA修復和清除活性氧,增強了黃麻對非生物脅迫的抵抗力。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基因家族馴化過程中,進化基因具有明顯的表觀遺傳和轉錄表達變化,并且一些重要進化基因具有明顯的耐鹽GWAS信號,可能在植物鹽脅迫適應性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對黃麻耐鹽性的分子育種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審稿人認為,這項成果通過多組學研究,報告了高質量黃麻參考基因組、256份黃麻種質基因組重測序、11個農藝性狀的GWAS和黃麻對鹽脅迫反應的多組學分析;通過大規模重測序了解了黃麻的進化歷史,揭示了與耐鹽性、纖維產量和纖維品質等重要育種性狀相關的基因,解析了黃麻耐鹽等逆境適應機理。
該研究為與耐鹽性和纖維相關的黃麻育種提供了寶貴的遺傳資源,并為了解黃麻的環境適應性、馴化和改良遺傳基礎以及一些重要性狀提供了重要信息。(記者王昊昊 通訊員楊澤茂)
關鍵詞: 農科院揭示黃麻耐鹽機制和馴化歷史 發現黃麻11個重要性狀候選位點 增強黃麻對非生物脅迫抵抗力 高質量黃麻參考基因組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