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點火運轉,巨大的火箭緩慢離開位于海面上的發射平臺,向著月亮的方向沖刺……10月7日21時1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省海陽港周邊近岸海域使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采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微厘空間北斗低軌導航增強系統S5/S6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本次發射為我國第四次海上火箭發射,也是首次近岸海上發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近岸海上發射,為何選擇近岸海域發射?這次刷新發射準備速度的發射背后又有哪些強大力量的支撐?
(資料圖)
已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處陸地發射場,為什么要到海上去?從茫茫的荒漠戈壁到浩瀚的汪洋大海,首次近岸發射又要克服哪些難題?
2019年6月,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型號隊伍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在海陽附近海域以“一箭七星”完成了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海陽港作為海上發射出海母港,見證了中國航天史上的“高光時刻”。
海陽的先天優勢使得其發展航天產業成為必然。近年來,海陽啟動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打造我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2020年9月15日,海陽實施第二次海上火箭發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衛星發射。11月22日,東方航天港總裝首發火箭長征十一號遙九火箭出廠,拉開了在山東生產火箭的序幕,實現山東省火箭制造零的突破。
建設東方航天港指揮控制中心、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專業化海上衛星發射工程船……2022年4月30日,海陽完成第三次海上火箭發射保障任務,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托舉吉林一號高分系列衛星,順利將其送入預定軌道。10月7日,海陽完成第四次海上發射,長征十一號實施我國首次近岸海上發射。
三年先后完成了四次海上火箭發射保障任務,海陽肩負起我國唯一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的重要使命。此次長征十一號火箭騰空而起,離不開煙臺空天產業力量的支持。坐落在煙臺的航天513所是國家航天電子產品重點研制單位,也是山東省唯一從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單位。在空間站、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中承擔相關產品的研制工作,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助力。
目前,煙臺市有航空航天產業關聯企業34戶,包括山東長征火箭、東方藍天鈦金科技、南山鋁業等龍頭企業,以及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山東煙臺數據與應用中心、山東省微納衛星技術創新中心等重點科創中心6個。東方航天港年內還將完成發射保障任務3次以上,煙臺航天事業也正奮楫爭先。
中國商業航天自2015年政策放開以來進入快速發展期,如今已是年均增速已超20%、規模超萬億元的龐大產業。通信、導航、遙感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帶來大量發射需求,而商業航天現有運載能力不足,承擔運載任務的航天服務企業也較為缺乏,商業航天的發展將不斷催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近幾年來,作為四大航天發射場之一的文昌瞄準商業航天發射的巨大前景,以發展航天發射為主線,加快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計劃到2024年上半年實現常態化商業發射。商業航天帶動當地經濟全面發展,預計五年內,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將成為百億級產業,成為海南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019年以來,海陽市搶抓我國首次海上發射成功機遇,推動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迅速規劃布局。高新區建設以衛星總體研制、關鍵部組件生產及衛星應用為主的航天衛星產業聚集區,黃渤海新區啟動了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總投資100億元的空天海戰略裝備智造城建設,集中布局聚力打造智能裝備制造能力中心,配套集研發、測試、仿真為一體的公共服務中心。海陽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了以海陽市、高新區、黃渤海新區領建,龍口市、福山區協同的發展態勢。東方航天港商用航天、高新區衛星研發制造及應用、高端裝備制造和航空新材料三大板塊逐步成型、突破發展。
在一次次火箭發射、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以航天旅行為主題的觀光體驗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開始成為普通旅行者的新選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沒有試驗或者發射時,游客可以前往參觀飛船組裝測試廠房、問天閣、東風自然公園等,感受現代航天科技力量。科技游融合生態游不斷吸引著旅游愛好者,東風航天城周邊城鎮也在加速“航天”品牌打造,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旅游。
發射觀禮走下“神壇”已不再稀奇。根據報告,我國航天旅游市場空間巨大,目前體驗者較少。航天旅游受到眾多旅行者關注,有94.4%的用戶表示對航天旅游感興趣,但真正體驗過的用戶只有15.6%。海南文昌意識到太空文化對旅游產業的助推作用,并開展了一些嘗試,通過將航天音樂會、星空露營和航天觀禮活動結合,為游客創造出航天旅游的新玩法,希望通過航天發射旅游活動結合時下受歡迎的活動打造航天IP和創新的旅行體驗,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文昌。
目前,海陽是國內唯一的海上發射觀禮目的地。借助發射資源,海陽正全力推動2萬平方米的東方航天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據介紹,該基地已完成主體施工,非發射期間作為航天科普體驗館向社會公眾開放,旨在打造“發射觀禮+航天科普教育研學”為一體的沉浸式游覽體驗館。而基地所在的航天小鎮則以“航天科普中心、核科普中心”為航天科普起步區,落地建設“航空飛行體驗中心”。
空天事業的足跡從近地走向深海,海陽持續發揮著科技力量,助力中國航天出征星辰大海。創新不止步,海陽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潛能今后一定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我們探索太空的腳步也一定能邁得更大更遠。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