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北京時間8月23日,我們迎來了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b>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炎陽不再炙烤,蟬兒不再鳴叫,盛夏漸行漸遠,秋意愈來愈濃。
(資料圖片)
2022年8月21日,江蘇南通,如皋市下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圖書閱覽室,孩子們展示制作的處暑創意手工作品。
處暑有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豐登”。我國各地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景象。
2019年8月23日,山東濱州,處暑時節,濱城區三河湖鎮大營劉村樂旋韭菜合作社的韭菜地里,村民和游客正在采摘韭花。
處暑之后,秋高氣爽,正是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陸游曾說:“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在這宜人的秋色里,或出游、聚會,或閑坐、品茶,都將美不可言。
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有慶祝中元的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民眾會在水中放河燈,任其漂流,思念逝者,祈保平安。
處暑這天,老北京人會去買處暑百合鴨,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處暑之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便會舉行隆重的開海節,歡送漁民駕船出海。此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會停留在漁場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意味著豐盈的漁獲。
2022年8月16日,福建莆田,南日島開海節在南日鎮浮葉碼頭舉行,數十艘漁船離港捕魚。
處暑暑熱未盡,雖有秋風送涼,但天氣變化無常,應根據實時情況增減衣物,以涼而不寒為宜。另外,由于人體臍部是最易受涼的部位,著涼會影響脾胃功能,所以“秋凍”要格外注意臍部保暖。
秋天氣候干燥,容易傷津液,飲食上應該以清熱化濕、健脾潤肺為主。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蘿卜、蜂蜜、芝麻、百合、銀耳、梨等。
處暑過后可逐漸加大運動量,多做戶外運動,根據身體狀況和愛好,選擇鍛煉項目,如健身操、慢跑、武術及各種球類運動,都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和腦部血液供應。中老年人或者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秋季不宜過早進行晨練,最好把鍛煉時間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如果是上午鍛煉,也盡量遲一些,以減少心腦血管發病風險。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