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山洪救援牽動人心。截至目前,此次突發山洪災害已造成7人死亡、8人輕傷。記者注意到,龍漕溝事件發生后,一些網友將矛頭指向了那些不顧風險、只顧流量的博主們,譴責他們將風險之地打造成“網紅打卡地”的推薦行為。該起事件反映出哪些法律問題和警示?相關平臺和推薦此地的博主需為此事擔責嗎?記者采訪了相關法律人士。
根據這兩天的媒體報道可知,此前,該事發水域在小紅書、大眾點評、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存在大量種草、推薦帖文與視頻,不少游客慕名打卡。
然而,龍漕溝屬于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尤其是汛期溝內容易暴發齊頭水。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災要求,禁止一切人員進入河道內。早在2021年,當地政府已多次發文提醒游客不要前往龍漕溝等地戲水、露營等,且在河道附近樹立了“禁止下河游玩”的警示牌,還組織相關人員沿岸巡邏,勸離游客。盡管如此,前往“網紅打卡地”的游客仍絡繹不絕。
【資料圖】
記者注意到,自13日龍漕溝山洪事件發生后,很多社交平臺上的種草推薦帖文已陸續消失。15日,記者再在小紅書檢索“龍漕溝”,出現的皆是些針對此次事件的“強烈提醒”,以及對推薦博主的譴責。
在抖音檢索“彭州耍水、龍漕溝”后,出現的也基本上是此次山洪事件的視頻,且隨之多出一行提示:臨水游玩,請注意風險提示,保護好自身安全。
山洪事件發生后,一些網友將矛頭指向了那些不顧風險、只顧流量的博主們。有網友指出,為了博得眼球,一些博主不顧是否有安全隱患,把沒有開發或者禁止進入的地方套上濾鏡推薦給公眾,美其名曰“網紅打卡地”,為的卻是自己的利益和流量。
該起事件反映出哪些法律責任問題?相關平臺和推薦此地的博主該為此事擔責嗎?
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主任張起淮認為,在這起事件中,首先旅游者的責任更大。作為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違規進入非正規、禁止前往的地點,在有警示牌或有人提醒的情況下仍不聽勸阻,而且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逃生技能,自身存在過錯,應自負其責。“我們在為逝者感到痛惜的同時,也要引以為戒。”張起淮說。
如果相關博主有為了吸粉罔顧安全或者在自己并不了解的情況下胡亂進行推薦,發布誤導信息的行為,張起淮認為,博主也應對損害后果負責。
張起淮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負責任的發言應當擔責。該起事件的受害者如果保留了相關證據,可以證明是看到相關博主的推薦前往,可以向該博主進行追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丁海俊認為,這屬于新業態下的法律問題。“判斷博主是否擔責,也要考慮對方是否因為相關推薦獲取了直接經濟利益。”丁教授認為,如果博主并未直接因此獲利,即便受害者確實是因為該博主的推薦前往旅游,遭受了損害,也很難對博主進行民事追責,除非能夠證明該博主有明知風險的故意。
但是丁教授也提醒廣大博主,在發布相關推薦時,對內容的真實性、安全性應予以高度注意,避免誤導大眾,應盡到一定的社會責任。
至于發布相關推薦信息的社交網絡平臺是否擔責的問題,丁教授認為,平臺對發布內容有形式上的審查義務,如果內容中沒有明顯的危險信息,也很難追究平臺的責任。
張起淮則談到,盡管平臺對此類內容的審核難度較大,對平臺方面較難追責,但平臺仍有義務盡一切辦法采取措施進行嚴格的內容審查。“該起事件也給相關監管部門和社交平臺敲響警鐘,對此類內容的信息發布要加以重視,加強審核和監管。”
此外,張起淮認為,該起事件還反映出我國安全教育的欠缺,老百姓緊急避險的意識較差,短時間內無法做出正確的應急處置。“而這方面技能從兒童時期就應該抓起。”
張起淮還建議,對于此類野生的危險點位,相關部門除了禁止、提醒外,也要加大對野游者的管理力度和日常處罰力度,避免此類悲劇再度上演。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