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暑假,教育部就首次發文鼓勵各地探索開展暑托服務,經過了一年的試點和實踐,今年的暑托班擴到了更多地方,非常重要的是甚至拓展到了鄉村學校,這一切變化,現在的情形如何?孩子、老師各個層面積極性怎么樣?一起關注暑托第二年:
北白壁中心小學是位于河南安陽的一所村小,今年,暑托班第一次出現在這群孩子們的暑期中。此次為期四周的暑托班,將陪伴他們度過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不同于日常上課時的一板一眼,該校暑托課程更強調素質教育內容,機械課、建筑課等趣味課程,都是這群孩子們第一次接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暑托班,省的是家長的心,但老師就得多操心,如何讓老師們更愿意參與到暑托班的過程當中呢?
翁楓琳所在的學校共有200名教師,作為二年級一名班主任的她,是第一次參加暑托班的工作。雖然翁楓琳在暑托班中繼續擔任班主任一職,但不同的是里這23人的班級里,是由同一年級不同班級的同學組成。
特別的活動、混編而成的班級,這些變化不單讓同學們感到新奇,對于翁楓林來說也是很新鮮,更有趣的是,暑托班以“玩”為主的課程安排,讓暑托班的氣氛與平日上課時的課堂截然不同。
數學老師教玩VR、語文老師教做菜,老師們的暑期專業轉變,是舟山市普陀小學今年暑托班的一個新變化。
暑假之中,體育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公共場館,是孩子們向往的去處,但往往在這里,他們也離不開家長的陪伴。那么,這些地方有可能成為暑托的場所,真正減輕家長帶娃負擔嗎?
正在練習擊劍的彭斕,是南京市一年級的小學生。她參加的不是普通的擊劍培訓班,而是南京市青少年宮舉辦的全天暑托班,家長早上送來,傍晚接走,她可以在少年宮待上一天,參與包括擊劍在內的十余種項目。
在上一代人的心目中,少年宮就是暑假的好去處。時過境遷,少年宮對于孩子們的吸引力依然不小,充滿趣味的沙盤游戲,探索深海動物的VR體驗,學習建筑知識的搭建課,還有美術、表演等等,這些寓教于樂的項目很容易抓住孩子的眼球。第一期的暑托結束后,不少孩子又接著報名了第二期。
在暑托班的課程中,給孩子們上課的都是青少年宮的專職老師,這也保證了孩子們在培養興趣時的專業度。今年是南京青少年宮第二年開展暑托服務,暑托課程內容進一步擴展,少年宮還與南京各大博物館、科技館合作,孩子們每周開展一次參觀拓展課。
南京市青少年宮兒童潛能發展項目部負責人 施宏圖:南京市整體這種博物館、展覽館的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上個星期我們是到了海底世界,再前面到航天博物館,這個星期到昆蟲博物館,我們是屬于社會教育培訓機構。社會教育我的理解是,社會的一些資源,其實都是應該提供給我們孩子來享受的。
南京青少年宮的暑托服務共開展四期,每期十天,一天的價格在200元,目前第二期約有200個孩子報名。在參加暑托的家長們看來,盡管學校暑托、社區暑托等公益暑托距離更近而且幾乎免費,但他們還是更看中暑托的質量和孩子自己的選擇。
學生家長:社區類的暑托班應該偏向于那種傳統的看管類的,拓展知識的能力是偏弱的。市場化的(暑托班)主要偏經營性質的,收費會更高,所以最后也沒有參加。學校目前沒有舉辦暑托班。假如以后學校舉辦的話,我覺得我應該也不會送孩子過去的,因為暑假我就覺得小孩應該就待在外面,不應該待在學校里面。
對于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博物館等機構來說,在場地、師資、課程等方面,具備了開展暑托服務的先天優勢,但要維持運營,其價格也很難做到免費或低價。專家建議,不妨將少年宮、博物館等社會資源引入學校和社區的公益性暑托,讓公益性暑托既價廉,又物美。
而隨著家長對于暑托期望度的提高,進入第二年的學校暑托的質量也應不斷提升。單純的看管和看護,顯然遠遠滿足不了許多家長的需求,這也是一些學校暑托遇冷的原因。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在很多地方學校開展的托管班的吸引力都不夠,家長寧愿送孩子去社會機構的托管班。為什么呢?往往給學生提供的就是照看服務,我只要保證你一天不出事,那這個時候學生就不愿意去了,那隨后學校也就覺得家長都不來,那我們也不開了。學校托管的吸引力不夠,一定就是我們(學校)的積極性不夠。更重要的就是,如果我們是基于社會教育的出發點來發展我們的暑期托管,那更多是要依賴依托社區資源,我們的學校資源、社區場館資源,同時整合起來向學生開放,這樣的話就形成了一個一體化。
暑托班看上去很好,如何做上去也很好,讓它更有吸引力,這就需要方方面面的使勁。畢竟這只是大規模提倡的第二年,但愿今年有更多的亮點,讓人感覺孩子在暑托班里德智體美勞都有發展的空間,那可能第三年的熱度就會更高!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