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阿榮和23個工友被封上海虹口新市家園的第22天。
誰也沒想到,年后剛干了一個多月的活,上海的本土疫情就席卷而來。建筑隊3月底先是停工,緊接著,迎來上海浦東浦西分批封控,繼而全域靜止。22天里,阿榮和工友們住在小區的老年活動室里,靠著儲備的幾百斤大米、政府發放的愛心物資和小區居民的不時“投喂”生活。
居民親切地稱他們為“美麗家園工人”,他們也在回饋這個小區,助力核酸檢測、報名志愿者等等,和居民守護著這個共同的美麗家園。
阿榮是江西人,是上海四建下面一支建筑隊的負責人。去年9月底,他和工友們到虹口新市家園進行改造提升工程。主要的工作是小區的內外墻翻新、路面硬化、管道清洗、綠化等工作,考慮到施工需要,建筑隊住進了小區的老年活動室。上下兩層空間,加上外面的兩個活動板房,住下了24人。
3月中旬,上海疫情形勢不斷嚴峻,建筑隊的施工也開始受到影響。當時,管道清洗、換新工作正在緊要關頭,小區一些路面被“破膛開肚”,管道外露。好在,管道換新、接通工作初步完成,能保證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3月17日,施工被要求停止。隨后,小區迎來了一輪輪的核酸檢測,無事可做的阿榮帶領工友們為核酸檢測布置現場,搬桌子、椅子,和志愿者一起設置兩米線間隔點位。
緊接著,上海傳來以黃浦江為界,浦東浦西分批封控的消息。阿榮和工友們在4月1日前囤了一周的大米、蔬菜等物資,想著解封后,就可以繼續施工,4月中旬差不多就可以完工。
誰知這一封控,就持續到了現在。
封控在小區,最緊要的問題是吃飯問題。工人們大多不會網上搶菜,只能靠之前儲備和政府分批發放的物資生活。“居委會考慮到我們人多,發放愛心物資,別人家都是一戶一份,我們是兩三個人一份。”阿榮說,除此之外,建筑隊所在的公司也送了一批物資過來,最終建筑隊儲備了幾百斤大米。阿榮和工友們委托業委會將一些多余物資分發給了小區的困難人家。
最讓阿榮感動的是,很多居民看到他們這么多人封控在小區,主動把家里的土豆、水果等物資分給他們。有時候,建筑隊所在的老年活動室玻璃門里,還會被居民塞進食物,對方不留姓名就離開。
阿榮和幾名工友還被拉入了小區業主群,參與社區團購。群里的居民,統稱他們為美麗家園工人。“我們這個小區老年人多,群里的年輕人幫忙團菜、志愿者也很盡責,我們在群里,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溫暖有愛的小區。”阿榮說。
居民們的暖心善舉,讓阿榮和工友們感動。對于小區組織的核酸檢測等防控工作,大家主動配合。“我們一般等所有居民檢測之后,再統一檢測。同時也跟居委會對接過,如果小區志愿者力量不足,我們工人們可以頂上。”阿榮告訴記者。
阿榮的工友們來自五湖四海,江蘇、安徽、江西等等,還有一個來自上海本地的監理。大家共同生活的22天里,都沒有收入,不少人老家有房貸、車貸壓力,都不容易,但相處還算愉快。老年活動室通了WIFI,工人們可以刷短視頻打發時間,每天都可以和家人視頻。
“疫情發展到現在,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的。”阿榮說,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曾給自己發了一些上海疫情的信息,擔心我們在上海的吃飯和防疫問題,但自己都會給他們耐心解釋,把真實發生的事情告訴他們,這里餓不著,更不是網上謠言里的景象。
阿榮說,現在大家都盼著疫情早點過去,這樣就能重新開工,把小區裸露的管道重新填埋,讓小區恢復本來的樣子。“出來打工就是為了賺錢,遇到了疫情,就坦然面對,希望上海早日變好!”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手機版 投訴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ymshequn.com 愛好者日報網 版權所有 聯系網站:435 226 40@qq.com